5月 142006
 

破译《道德经》秘密的一把钥匙

作者:姚文俊

  老子的《道德经》以深沉、深奥而著称,盖因老子有意保密的缘故,使得历来在诠释《道德经》思想的问题上分歧甚大,莫衷一是。笔者不揣冒昧,今天将 解秘 《道德经》的 钥匙公诸于世,循此进去,必将使人豁然开朗,而明白《道德经》的真缔。但在此前,需要回答一个问题,这就是:“统治思想基础”是什么?只消明白了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老子及其《道德经》思想了。

  然而,对这一问题的概括却未见于教科书。至今令我们的大学生,以至专家、学者难以回答,甚至连历代统治者自己也难以说清楚。虽然如此,对此问题,统治者做的则更比说的来得实在。具体而形象的看,当统治者说“我有钱有粮,有文臣有武将,有军队有武器,有法律有监狱~~~还怕百姓造反吗”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统治基础”问题。只不过,统治者的这种说法,只是表明了它的“统治‘物质’基础”。而这“物质”基础背后的思想观念是什么,则不得而知。不过,他们也笼统的把自己比作“天神之子”,比作“太阳”等等,以为万古长存。而当统治者糊涂的时候,三千年前的老子则将“统治‘思想’基础”准确的概括出来了。

  老子把统治者所依赖的钱粮,和文臣武将、军队武器、法律监狱等等这些东西,以及由这些东西所构成的国家权力,通通视为“刚强”。于是,这“刚强”对于诸如手无寸铁、手无点权而表现为“柔弱”的百姓来说,正应了“刚强胜柔弱”这一看来是万古不变的道理。因此,正是这“刚强胜柔弱”,则构成了“统治思想基础”。

  但是,老子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柔弱”可以战胜“刚强”。于是他提出了“柔弱胜刚强”,而与“刚强胜柔弱”针锋相对。老子亲见亲历了历史上西周时期的“国人暴动”、“共和行政”,而周厉王的残暴统治被推翻,就印证如此。

  所以,无疑的,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思想,表现出了被统治者向统治者的反抗,因而是对“霸道”、“暴政”的否定和批判,是对“德治”,及“民心”和“契约”思想的肯定和张扬。“柔弱刚强”从根本上动摇了统治者赖以的“刚强胜柔弱”的“统治思想基础”。这个思想,无疑的,蕴含了深刻的“民主”思想,而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道德经》为何能与“武术”、“兵书”连在一起。老子不仅揭示了“柔弱胜刚强”规律,而且揭示了这一规律赖以存在的内在条件,从而缔造出了“武术”。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老子为何开创了“武学文化”之先河。老子在“止戈”及“如何止戈”的问题上,拉开了中国“武学文化”的帷幕。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老子为何要统治者做到“无为而治”。统治者做到“无为”,就是顺应民心的“柔弱”表现。它可以无为而有为。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老子在“以德治道”上为何提出了“德治”主张。以德治国,是与“霸道”、“暴政”相悖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老子及其《道德经》思想中为何蕴含有深刻的民主思想。“德治”是以“民心”观和“契约”观为根本的。老子的“民心”观和“契约”观就深刻的表现出了民主思想。等等。

  所以,老子揭示的“柔弱胜刚强”,并以之与“刚强胜柔弱”针锋相对,这一根本思想,正是解秘《道德经》的一把钥匙。而不懂这个道理,则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而事实正是如此。

  老子在《道德经》中开宗明义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这句话的“道可道”中,前一个“道”指的是“规律”,而后一个“道”指的是“论证”,或者是“说明”。后面的“名可名”也如此。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能够通过“物{或“悟”}理”的方法而可以说明、证明的规律,它就不是一般性的规律,而是特殊性的规律。这样,老子开门见山的就揭示出了两大规律,这就是:“刚强胜柔弱”的普遍规律,和“柔弱胜刚强”的特殊规律。

  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这个特殊规律是“道法自然”的结果,是可以通过“物理”的方法,进行说明、证明的。因此,老子在《道德经》中为了说明“柔弱胜刚强”也是一种“道”、一种“规律”,便从自然、社会、政治等等方面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如“水”、如“小国寡民”等等,反复进行了哲理性的论证和说明。

  同时,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作为一个特殊规律,是有条件的。正如他所说“鱼不可脱于渊”就正表现如此。

  可是,出于老子视“柔弱胜刚强”为“国之利器”而“不可示人”的思想,便从开篇开始,就将《道德经》的“柔弱胜刚强”这个中心和命题,以及后来还将“柔弱胜刚强”的内在条件,即系统的武术法则、原则隐蔽起来了,故使人读来不得要领。正是如此,“《道德经》,五千言,玄而又玄”的看法由此而起。

 回复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