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172011
 

  没有任何一条规律指出房价下跌会导致房租上涨。

  房地产新政出炉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10年之所以出现反复是因为政策左右摇摆执行不力,加上通胀预期叠加效果。

  在“新国八条”等政策影响之下,上周北京楼市无论是期房住宅、二手房,还是总成交量均下跌六成左右。其中,上周期房住宅日均成交量不足110套,成为 2010年调控以来的次低点,市场观望气氛非常浓厚。这当然不能说明调控已经成功,2009年调控之后出现三个月的房地产市场低迷,最终还是一飞冲天。今天房价能否上升,取决于政策的执行力度,取决于政府能否有效地控制通胀。

  房价是否得到控制还没有定论,房租开始疯狂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1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8%。其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3.9%,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4.3%,住房租金价格上涨 7.1%。事实上,各大城市房租上涨幅度远超过统计局数字,大多在5%到20%之间。房租上涨使低收入阶层惴惴不安,租房群体大多收不高,对价格变动十分敏感。

  房地产调控提升房租的理论横空出世。该理论的逻辑是,房地产调控限制了房屋成交量,导致可供房减少,而刚需居高不下,此时房租上涨是市场供需关系失调的反应。

  这一理论禁不起推敲。 Continue reading »

10月 142010
 

2010-10-14  钱江晚报  作者:金歆

  截至昨日,浙江省内已经有杭州、宁波、温州三地出台了楼市调控细则。在各地跟进的细则之中,全部提出了“限购”这一概念。不过杭州、宁波、温州的提法各有不同,宽严程度也不同。

  总体来看,杭州和宁波关于限购的规定比较类似,但宁波更加严格,宁波规定:对于无法提供在宁波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宁波市户籍居民,暂停在宁波购房。而杭州的政策中,没有在当地纳税、社保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家庭,也有新购买一套住房的资格,只不过贷款受限。温州的政策,无论是否是本地居民,都只能限购一套,但温州是对今年6月10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开”楼盘限购。 Continue reading »

10月 142010
 

2010年10月13日 住在杭州网

  宁波市政府办公厅10月9日下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精神的通知》,从10月9日起,宁波市户籍居民家庭,无论是否有房,都只能在宁波新购一套住房。

  新政的实施引起了市民的热议,住房限购政策的时间及其认定标准是什么?本市和非本市的户籍居民新购买一套住房分别需要提供哪些材料?购房人如果违反限购规定是不是要承担责任呢(详见本报昨天报道)?

  昨天,针对老百姓关注的具体问题,宁波市建委发布了《关于落实住房限购政策有关事项答记者问》,对楼市新具体条款进行详细解释。

  ●为什么要限购住房

  答:为了贯彻执行好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10月9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精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和投机炒作,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外地人能不能在宁波买房

  答:2010年10月9日起,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包括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家庭成员)在本市只能新购一套住房;能提供从申请之日起算的前2年内在本市一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只能新购一套住房。

  无法提供在本市一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暂停在本市购房。该住房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新建商品住房或存量住房。 Continue reading »

9月 262010
 

2010年09月06日 10:50经济观察报

在埃及尼罗河的三角洲地带,有一座小镇叫作Rosetta。两百多年前,拿破仑的部下攻城略地到达这里,在打地基建造防御工程的时候,挖出了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密密麻麻无人能懂的碑文。大石头先是被运往开罗研究所,后来几经辗转,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穿越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一直留存到今天。

原来大石头已有千年之久,上面用三种语言记载着一位古老的埃及国王的功绩。曾有埃及、英国、法国的多位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努力读解石碑上的内容而不得。几十年过去,据说最后是一位德国学者破译了全部碑文,让死亡的文字重新复活,让遗失的意义再次浮现。

这块大石头,以它出土的村庄命名,被叫作Rosetta Stone,中文里通常将它音译为“罗塞塔石碑”。但谢国忠将它意译为一个更动听的名字——玫瑰石。

“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我觉得它代表着一种跨时代、跨文化、跨语言的对知识的追求,”谢国忠说,所以他以这块石碑为自己的公司命名——玫瑰石顾问公司。

就像很多人并不知道“玫瑰石”这个名字的来历与意义一样,很多人也并不了解,谢国忠那些耸人听闻的结论背后,有着多么强大的逻辑和证据。

据说在其职业生涯的早期,谢国忠就以三大预言的逐一应验而扬名立万:亚洲金融危机、香港回归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以及中国在20世纪末的通货紧缩。

20世纪的故事已经显得遥远。就我个人而言,真正意识到这个人的声音值得倾听、他的惊人之语并非都是妄言,是2007年到2008年之间:

2007 年8月,华尔街两只对冲基金破产,引起美国金融市场一阵恐慌,当时本报为此做了一个小专题《华尔街的盛夏寒流》。在做这个专题的过程中,我采访了北京、纽约、伦敦的多位经济学家与分析师,询问他们对市场的判断。其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太拿当时的状况当回事,尤其是北京与伦敦的经济学家,都表示对美国金融业、对华尔街非常有信心。

只有谢国忠一人,在当时发出了无比尖锐而刺耳的声音:“全球信贷泡沫正在破裂……目前的全球流动性泡沫很可能在2008 年终结,并以华尔街衍生品市场的崩溃为开始。” Continue reading »

8月 312010
 

十几天前,我在重庆讲演:题目是:在多重利益博弈中纠结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该讲演从几大问题入手,然后切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四大死穴。

这几大问题是:

为什么城市房价连续多年疯狂上涨,而农村的房价却下跌
为什么城市商业房产均价比住房低一倍
为什么国家统计局两会前公布的2009年全国房价涨幅只有1.5%,而国土局刚刚公布的房价数据却是25%
为什么两会结束总理记者会上,没有一个记者敢问房价问题
为什么两会期间总理一再强调坚决抑制高房价,而两会代表还没有离开,北京市就爆出三个地王
为什么央行和银监会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在各部委中最坚决
为什么物业税说了好几年,今年两会仍然没有被列入“审议议案”
为什么同样在北京工作,北京的干部同级别要比中央机关干部工资多一倍

目前很多人都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表言论,有说一定会暴跌的,而且会像日本那样跌下去二十年不回头;有说一定会涨的,而且会再上涨一倍——比如北京,从均价25000上涨的50000。

我怎么看?很简单,正如我在元月1日凤凰卫视做节目时所讲:我们千万不要去招惹老百姓的怨气,千万不要低估政府的决心,千万不要以为房价会因为政府出手调控而一路下跌。 Continue reading »

6月 012010
 

凤凰网 2010年06月01日 10:08 长江商报

据长江商报报道被誉为”中国第一狂人”、”中国最大包工头”的知名企业家严介和出席武汉某总裁培训班论坛,在谈及房地产行业时语出惊人。他表示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严冬已来临,明年有九成房企死掉,买房最好在明底或后年初出手。

眼下,”新国十条”楼市调控新政实施刚刚”满月”,全国大多城市楼市出现量价齐跌,武汉部分楼盘打出促销牌。”未来一线城市房价将总体下滑,二线城市房价总体持平,三线城市则是总体上扬。”个性张狂的严介和直呼,2012年,中国楼市将回归正常,一些开发商明年将会死得很惨。 Continue reading »

4月 012010
 

2010年03月30日 凤凰网房产

针对“崩盘论”北美房地产投资分析师张锐川先生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楼市不大可能崩盘,由于政府政策的不一样,和日本没有太多的可比性。由于房地产业以及附属产业包括,建材,装修的产业占得gdp份额较高,如果政府期待更多的GDP的话,是不可能让房地产崩盘的,只可能控制在温和的增长,而不可能大幅下降,或者崩盘。

政府调控的手段目前主要有两点非常好。

1 物业税
无论日本,欧洲还是美国,都有物业税的概念,我们这种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开设物业税是很好的,可以使得房屋的利用率更高,有效地打击炒房囤房等投机行为

2 银行信贷
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的信贷是不太一样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的开发商在预售的时候就可以收到银行的房款,也就是在没有交房的时候购房人就已经开始还贷款了。而西方很多国家在预售的时候只收定金,只有在交房以后开发商才能拿到银行的钱,购房人才开始还贷款。这点同样适用于土地市场。政府对于银行信贷的控制同样可以调控房价

总而言之,中国楼市崩盘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4月 012010
 

2010年03月31日 凤凰网财经

房价和收入分配已是目前中国社会矛盾的聚集地,稍有不慎则有可能诱发火山爆发。在这个节骨眼上,央企频频竞得“地王”,变相抬高房价,引起了全社会的指责。对此,国资委立即宣布78家央企将退出房地产领域,并决定在15个工作日内制订退出方案。

乍一看,78家央企已占央企总数的七成以上,更是在参与房地产业的94家央企中占据八成以上,但这78家央企参与房地产的资产总额仅占全部央企地产板块的15%,而剩下的16家才是央企开发房地产市场的“大头”(占85%)。即使这78家非地产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领域,对高房价和高地价也没有任何抑制作用,无非是国资委借机整合央企主业。以此看来,国资委的“央企退出”无非是掩人耳目而已。

如果这78家央企以重组、转让的方式来退出,会不会让剩下的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加剧垄断?然后再打着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幌子来垄断和占领市场?很有可能。另外,如果让这78家央企仅仅出售其囤积的土地,如果远高于拿地成本出售是不是存在炒地之嫌?该不该收暴利税?如果低于市场价出售是不是涉嫌国有资产流失?……显然,退出方法要非常讲究,绝对不能稀里糊涂。

对此,我建议商品房开发领域应该彻底清退所有央企,16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地产央企可以参与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或限价房建设,以保障这些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当然保障性住房建设绝对不是搞分蛋糕游戏,应该进行公开的项目招标,要绝对保障这些房屋的质量,切勿交给一些关联交易、利欲熏心的开发商来偷工减料式的开发建设。所以,这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应该主要以承担保障性住房为主,否则这些央企存在的战略意义何在?如果继续保留他们的垄断地位,这些央企会拿着全民所有制的资产,却不计成本地拉抬地价,炒高房价,获取垄断利润,与民争利、国进民退等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与其这样,还不如让这些央企全部退出。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