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092013
 

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在中国感染人数不断上升,截止4月8日,卫生部通报感染人数至24人,死亡病例上升至7例。这种在禽类属于低致病率、而在人类造成高死亡率的病毒,引起科学界的高度关注。H7N9禽流感病毒分析,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基因溯源近日已有初步结论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室病毒片段的重配研究结果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的8个基因 片段中,H7片段来源于浙江鸭群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而浙江鸭群中的病毒往上追溯,与韩国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同源;N9片段与韩国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 病毒同源。其余6个基因片段(PB2、PB1、PA、NP、M、NS)来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据病毒基因组比对和亲缘分析显示,H9N2禽流感病毒来 源于中国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鸡群。基因重配的发生地很有可能在中国的长三角地区。过程可能经由韩国野鸟在自然迁徙过程中,和中国长三角地区的鸭群、鸡 群自身带有的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重配产生。研究结果还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暂未发现在猪群中的进化痕迹,即猪在这次病毒基因重配中未发挥中间宿主的作用。

3月 062012
 

blackhat 发表于 2012年3月05日 12时56分 星期一 来自领导专用部门

在《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2年第2期上,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心音身份识别技术(可下载PDF)。 研究人员称,常见的生物特征如指纹、手型、掌纹、虹膜、视网膜、耳廓、语音、步态以及手部、面部模式等,很多比较容易被窃取和模拟,因而一些学者将目光投向来自于人体内部的信息研究, 如基因(DNA)、心电图、大脑信号等. 而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特征相结合, 以提高识别系统的性能。心音信号是一种自然信号,它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信号之一, 它含有心脏各个部分如心房、心室、大血管、心血管及各个瓣膜功能状态的大量的生理信息, 具备普遍性、独特性和可采集性的生物特征,而且又是来自于人体内部的信号, 不容易被模仿或复制。研究人员说,只有活着的人才有一个不断跳动的心脏。他们的测试显示,同人同时段的自识别率是100%;同人异时段的互识别率是可达95%以上;不同人之间的误接受率是1%~8%左右;错误拒绝率低于3%。实验表明, 针对某几个特定人的正确识别可达99%以上,基本达到可实际应用的阶段。

12月 282011
 

meiwuliliang 发表于 2011-11-15 21:35
胸椎骨折术中异常广泛阻滞?!
此为本科室同仁近来经历的一例麻醉:
女,60岁,2年前因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于我院在硬外麻醉下行切复内固定术,本次拟在硬外麻醉下行内固定物取出术。术前查体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皆阴性,心肺功能术前评估为2级。病人入室后血压120/80mmHg,心率63次/分,血氧饱和度97%,在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下行T89椎间隙硬外穿刺头端置管,操作完成后病人直接在俯卧位下行0.75%盐酸布比卡因4毫升硬外试验量,5分钟后追加0.75%布比卡因10毫升,病人于给硬外试验量后40分钟、手术开始15分钟左右出现心率下降至58次/分,静脉给予阿托品0.5毫克,但心率无变化,再给0.5毫克阿托品静注,偶上至61次/分,病人此时主诉胸闷、气短;2分钟后心率又开始下降,渐至43次/分,此时血压也由100/60mmHg剧降至75/40mmHg,病人呼之不应;迅速告知术者暂停手术,将病人置于侧卧位下边托下颌面罩给氧,边嘱护士静注麻黄素15毫克,但血压、心率无反应,随静注肾上腺素1毫克,5分钟后血压骤升至190/110mmHg,心率130次/分,观察3分钟后血压、心率仍高,随静脉滴注0.5毫克硝酸甘油,血压回稳在140/75mmHg,心率85次/分,检查病人此时无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直径稍大,呼之不醒,间断给予辅助呼吸,血压、心率保持稳定,观察约1小时左右,在院领导的指示下继续手术取出胸椎内内固定物,术后继续观察1小时,仍为无意识状态,但血压、心率平稳,呼吸不佳、间断给予辅助呼吸下紧急转上级医院继续抢救治疗!到达上级医院后急查颅脑CT无恙,排除脑溢血情况,因无意识暂按颅脑神经损伤后保护机制给予对症治疗,术后的17小时左右病人渐睁眼,但言语交流困难,似谵妄状,术后的第二天在上级医院有行高压氧治疗,目前病人意识有逐渐好转趋势,但尚未恢复正常。
对此麻醉,鄙人觉得有多许欠妥之处: Continue reading »

12月 072010
 

站长,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可能其中的辛苦只有站长才能够理解,每天起早贪黑的,几天几夜不睡觉,几餐饭合成一餐,多少天没有出门,多少天没有运动这些都是对站长的健康最大的杀手,作为一个站长,你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保障身体的健康,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最后胜利,下面我们总结日常生活中一些健康知识细节,站长朋友可以用来参考:

1. 早上开始工作前,请在办公桌上面倒满一杯水,多喝水,对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2. 如果有可能,尽量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上班,站长最缺乏的就是运动,我们要利用一切时间运动并且低碳环保

3. 眼镜盯住电脑的时间最长不要超过2个小时,超过了,应该起身瞭望远方

4. 在你的办公桌上面放上2种以上的补充能量的食物,2-3小时可以吃一块

5. 如果你感到了紧张或者不安的情绪,立刻起身,对准窗外呼吸新鲜空气 Continue reading »

8月 252010
 

老百姓都知道,爱吃肉饮酒、比较肥胖、不爱吃早餐容易得胆结石,但不清楚有消化疾病的人、减肥的人、素食主义者、不良生活习惯(吸烟、缺乏锻炼)、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的人也很容易得胆结石。中医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违背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导致消化及代谢紊乱而得病。

最近一位胆囊结石病人,结石近2厘米大小,服用猛烈的排石药,结果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引起胆囊肿大、积液,最后引起胆囊穿孔,危及生命。门诊上也经常看到许多人花大钱、下大工夫行溶、排石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认为,对胆石症不加任何保健和治疗,或者过于执著于溶排石,都失之偏颇。

■胆石症诊治存在五大误区

一、认为是常见病,没啥大不了的

胆石症包含多种情况,发生在胆囊、胆管(肝内、肝外)的结石各不相同,有炎症和无炎症在治疗上也有所差别。同时患有胆石症,有的人终身没出大问题,但有人却因为结石嵌顿引起胆囊穿孔,或结石引起重症胆管炎而危及生命。所以患有胆石症的人,要重视疾病,认真了解胆石的具体情况以及有可能出现的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必要的治疗和生活护理,防止疾病的加重。

二、无症状的结石不需治疗

有一部分胆石症病人平时没有症状,觉得无需治疗,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胆结石的发生,说明人体内部消化系统,尤其是胆汁代谢方面已经出现问题,如果不加注意,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病变,如胆结石较大,或伴有胆囊壁的改变,年龄偏大,有肿瘤家族史等均有可能演变为胆囊癌。还有资料证实,胆结石患者结肠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高。因此,胆石症患者进行合理治疗是必要的。 Continue reading »

8月 252010
 

1应该多饮水,最好用磁化杯。
2、少吃刺激的辛香料、碳酸饮料、酒精等促进胃液分泌的食品,胃液会刺激胆囊收缩,增加结石的发生。
3、早中晚三餐要固定时间食用。胆汁排泄不规则时,胆囊中的胆汁很容易凝固成结石。
4、食物纤维具有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的功能。要摄取含丰富纤维的糙米、胚芽米、蔬菜、海藻等。
5、限制脂肪饮食。胆固醇升高很容易产生胆结石,要限制含丰富动物性脂肪的蛋、奶油、牛油、肝、鱼卵类等食物。
一定要饮食清淡,少吃油腻食物。至于应该清淡到什么程度,确实没有明确的标准,我认为坚持普通饮食即可,尽量多吃新鲜蔬菜,少吃肥肉和动物油,规律饮食,戒烟酒,少吃零食,加强运动锻炼。 Continue reading »

8月 252010
 

  医师还指出,有些人即使体检发现有胆结石,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他们也拒绝就医,尤其是肝内胆管结石。给医生及其它人造成胆结石发病少的假象。这种有病不就医不治疗的情况对患者本身有很大的潜在险,对医生也造成治疗上的困难。

  1.可引发胆绞痛
  每年大约20%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出现胆绞痛。在没有症状的间歇期内,结石在胆囊中漂浮不定,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当油餐后或在夜间,胆囊结石易卡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结石一旦嵌顿,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去,使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膨胀,胆囊为排出其胆汁,不得不加强收缩。胆囊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与收缩便产生了剧烈的绞痛。这种绞痛常常是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2.可引起胆囊癌
  一位肝胆外科专家说,过去,人们熟悉的只是胆结石、胆囊炎,如今胆管癌也很常见了,而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这证明胆囊癌与胆结石是直接的联系,有资料表明约0.5%~1%的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这种情况导致时常误诊,有统计误诊率可达79.5%。往往在胆结石手术时才发现胆囊癌,多为晚期,疗效极差,绝大多数患者在一年内死亡。结石科主任指出,若能早期诊断,及时将没有转移的胆囊癌进行单纯胆囊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92%。

  专家认为,任何癌症都应以预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胆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年龄超过50岁,特别是女性,应考虑预防性胆囊切除。

  3.可诱发各类胆源性炎症
  胆结石导致胆囊炎可能是众所周知的。除此之外,一些小的结石落入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而每次落入胆总管后均可损伤胆总管末端肝胰壶腹括约肌,反复如此则造成胆总管末端狭窄,继发胆总管结石及胆源性胰腺炎。一些大的结石嵌顿、压迫胆囊及其邻近器官会形成胆内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横结肠瘘、胆囊胆总管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