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122006
 

聊天实录:Donews总编辑洪波谈博客商业化

作者:孙鱼 发布时间:2006.04.11 19:25:52 来源:赛迪网  

【赛迪网报道】本期聊天:

时间:4月11日下午2:00-3:30

聊天主题:博客商业化

聊天嘉宾:Donews总编辑洪波

孙鱼: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继续聊博客商业化的话题,我们今天请到了国内IT界重量级嘉宾Donews总编兼知名博客洪波老师。

洪波:大家好!

孙鱼:作偶像难,作草根偶像更难,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有更新自己的博客,这恐怕没有几个博客做到。有人说您恨不得上厕所都更新博客,真有这么累么?

洪波:偶像谈不上,说随时随地的写也不可能,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读。我可能会因为一个主题想一段时间,但是落笔很快。

孙鱼:很多网友认为您的写博故事很传奇,为什么国内IT业界就出了一个洪波呢?您大家分享一下吗?

洪波:我最开始2002年的时候在Blog.COM写了一个,真正开始写是Donews提供博客服务是2003年12月,那时候开始在Donews上写,因为国内网站访问速度比较快,那时候也没有多少人访问,就自己写。

孙鱼:还是自己有一种创作的欲望?

洪波:因为写字本来就是我的爱好,有了Blog就是有一个直接的发布权,随时随地的可以想发布你想发布的内容,这很方便。就一直坚持写,当时每天有几十个访问,一百多个访问,有人告诉我说三个月访问量可以突破百万。因为国内IT界真正坚持写的人还是太少,结果把我给突出出来的。很多人会看我里面写的内容,慢慢会形成很我互相动,可能也影响了很多人开始写Blog,我觉得这个过程挺好玩儿的。现在你不写的话,很多人会问怎么还不写?还不更新?

孙鱼:将来假如您不在Donews上面写了,而Donews作为一个IT写手社区,是不是一面旗帜就倒了?或者如果将来哪天您疲惫或者想改行等等突然不写了呢?

洪波:现在对于我来说,每天写一点也不是负担,是很容易的事,没有想过哪天会不会不写了。但是很多人觉得如果Keso不在Donews上写了可能会影响Donews,其实我觉得不见得,如果有一天我写不动了,停下来,我觉得现在已经有很人多在Donews上写了,而且他们的内容写的很精彩。我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因为Donews已经进入正循环了,可能Donews一开始的时候需要几个典型用户做示范,我觉得现在Donews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机制。

孙鱼:您的Blog中涉及互联网的居多,有人将您称为Web2.0的旗手,为什么对互联网特别有兴趣?

洪波:我曾经写过一篇Blog就是“IT不再重要”,因为我的看法是:传统IT企业他们现在能够出现在媒体上的新闻好多都是发生人事变动、财务上出现什么问题了。他们日常操作里面没有多少让人感到兴奋的东西,他们已经太成熟、太老了。互联网新东西每天都有新的刺激,尤其对于IT媒体来说传统IT真是不再重要了。当然他们可能还是很多媒体广告的大客户,但是真正的报道中引起大家兴趣的内容,相对传统IT越来越少了。

现在很多IT网站上有100条新闻,有20条或者更多都是关于Google或者大的互联网公司的。这就是很明显的,实际上大家对现在互联网行业关注更多,另外互联网创新也比IT多。所以我也更多的订阅互联网的内容,后来大家之所以认为我在Web2.0这里面起了很多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我接触国外信息比较直接,我订阅的很多外国Blog就是Web2.0的推动者,所以我很早的知道他们的一些想法,有关互联网一些新的动向,我把这个传达给过的读者。

孙鱼:很多人说您对Google特别情有独钟?

洪波:我承认我是一个Google Fans,国内现在像Google这样的公司太少,我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公司出来,有很好的服务、有很好的观念。我觉得国内企业现在道德底线放的太低,不作恶只是一个基本底线,就像人不杀人这是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连不杀人都做不到的时候,那不杀人显得非常可贵。现在国内大部分互联网企业连不作恶都做不到,我尊敬Google是因为国内很多互联网公司他们很多做法让我非常失望没有办法。如果国内有一个好的互联网公司非常让人尊敬的话我一定做它的Fans。

孙鱼:您的博客中写到有时候会被人家邀请出去谈论Web2.0包括博客商业化等等。人家把您定位成是通过博客赚钱的代表,您说很冤为什么?

洪波:我没赚到钱。

孙鱼:当时和讯给您投钱的时候什么情况?

洪波:去年11月份的时候和讯的人说跟我谈点事,就是说能不能在我的Blog投放一些广告?我当时的想法是我关注Blog已经这么久了我也希望在Blog这种特有的传播方式下有没有什么机会?另外和讯这个公司我还算比较了解,他们在提供一些Web2.0服务方面我认为做的还算不错。如果说我有什么底线的话,我觉得我可以接受和讯在我的Blog上放广告,有很多企业我会绝对不同意的,很讯的很多观念我比较认可,我愿意接受和讯的这种方式。当时就是简单谈了一下,我马上就同意了,这个事情操作的过程很简单。大概从12月上旬正式投放,钱也很少,只是一个尝试性的。

孙鱼:金额能透露吗?

洪波:一个月1000块钱,和讯开始想签一年的合同。

孙鱼:是一个招聘广告?

洪波:有一个品牌形象在那儿,和讯可以根据节假日换LOGO。他们在我的Blog投放广告的形式我有严格的要求,我说首先不能太张扬,其他的东西不能喧宾夺主,广告最好是先让我知道,和也很配合,包括他把他的LOGO整个色调变的很淡,以配合我的Blog的风格。他们说一签签一年我没同意,我说签三个月看看效果,到了三个月之后因为其他的事弄的我就没兴趣了。

孙鱼:什么其他的事呢?

洪波:后来尤其是徐静蕾的事过千万点击率之后很多媒体开始关注Blog的商业模式,这里面很多人就浑水摸鱼就是做一些炒作,我觉得这些事没意思,我想了解的是Blog的商业价值到底是怎么样挖掘?而不是说把这个事作为一个新闻由头炒作。所以三个月结束了不再续签了。

网友:请问您统计过您博客的访问量吗?分析过吗?您觉得您博客的商业价值有老徐的大吗?

洪波:我不认为有老徐那么大,我的Blog更多的是局限于行业内,影响也是行业内的,徐静蕾她是一个大众名人。不管是哪个行业的可能都喜欢看她的博客,我的Blog其他行业人看可能索然无味。这个价值不好说,影响力来说徐静蕾更强一些,我的可能就是针对于行业,我的访问量来自于订阅。我有好几个RSS Feed,有一个就达到了7、8千左右,全部加起来有1万多个订阅户,我觉得这个目前访问量比较有价值,因为他是长期的订阅者。但是这里商业机会还不是特别明显,大家还没有真正的去挖掘固定订户的商业价值。我认为在RSS里投放广告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模式,当然也有一些公司在做,我一直没有接受直接在RSS里面做广告。但是我觉得RSS对于Blog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商业机会。

孙鱼:您的个人博客在盈利上已经成为了一个特例,您觉得将来会有普适性吗?

洪波:我认为没有,我在博客上也写过关于Blog广告的文章。我觉得目前除了炒作之外,给Blog作者也提供一个收入,这样的形式我认为目前还不足以支撑成为一个真正的Blog作者收入来源,因为这个数额很小。像和讯可能给我一千,谈好了的话可能一个月给两千,对我来说我觉得这两千不是我所看重的。我觉得它会导致很多访问量和影响力更小的Blog,实际上他们的收入会更低,低到他们没有兴趣。如果拿写Blog当成一个自由职业来说的话我觉得部分Blog养活不了一个人。

孙鱼:您还是初探了Blog个人盈利马上收手。

洪波:我觉得不能是一个盈利的模式。但是比如和讯推出的Blog广告联盟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盈利模式,因为每一个Blog收入很小,但每一个都有广告投放的话他作为一个服务商可能是一个商业模式。我觉得每一个Blog个人没有商业上的收入中获得足够的机率的话可能会失去兴趣。孙鱼:Blog商业化至少会分出两层含义,一个是个人博客怎么赚钱,另外就是博客服务提供商怎么赚钱。您怎么看呢?

洪波:从个人博客来说,目前国内针对它的广告投放都很小,短时间内我也不认为它会变得很大。这里很多人通过投资Google AdSense来估算能有多少收入,我觉得这方面广告客户太少,广告客户对个人价值的理解也还处在非常早的时期,还需要有很多很多的工作去做,短时间内我看不到个人通过写Blog来赚钱,或者是通过写Blog来当成自己的职业,这个成为真正的商业模式短时间内看不到。

另外就是BSP,我觉得Blog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基础服务了,就像电子服务,E-mail服务已经成为各个门户网站的标配,没有办法通过这服务直接赚钱,但是这个服务又是所有的门户网站不能缺少的。新浪尽管说它的邮箱特别不是好用,但是还是提供给大家一个免费的邮箱用。如果想通过这个赚钱,大家也尝试过,几乎都死掉了,263就是。这种基础服务就是这样,我觉得Blog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样的础服务,门户网站都可能提供Blog服务。现在网易、搜狐、新浪、雅虎都有。BSP如果一定从Blog本身赚钱的话最后可能会像邮箱一样,它会反而失去的比得到的多。

这是一种综合服务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对于一个门户网站尤其是大的门户网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能不提供。但是如果想把它当成一种收入来源提供的话可能会失去很多,我认为是这样的。这是从BSP角度来说的,独立的BSP将来也有可能商业机会,比如说提供面向个人的服务,增值的服务,它可以把Blog提供的更专业,对于Blog有更高专业的Blog可能会选择专业服务商。BSP针对Blog基础服务在中国收费根本不可能,国外有那么几家公司可以通过基础服务收费,它已经建立了那种品牌,软件水平可能比别人高一些。这时候收费可能是觉得他有品牌价值,愿意把我的钱交给你,把我的Blog放在你这儿,这个国外有这种模式。但是国内我看不到谁的服务更好、技术水平更好,我觉得基础服务收费不可能。还有一个是利用Blog服务给Blog提供一些附加价值,我觉得这也可以成为一种盈利模式。

孙鱼:前期一些嘉宾他们直接把单一的Web2.0模式看死了。您是否同意呢?

洪波:我认为不能完全看死,其实有一些网站自己发展也可以发展下去。比如说Fliker网站,它可以提供很多增值服务,很多人在用,国外的很多人都是付费用户,或者还有一些机制,比如在Fliker上有人赠送你收费的空间,你也可以赠送给其它人,在你照片空间不够的时候。它自己已经有比较好的盈利模式了,尽管它后来被雅虎收购了,我觉得它即使不收购也可以活的不错。不是说Web2.0一定跟其他的东西整合在一块才有商业前途。因为Blog服务是Web2.0服务里最基础的部分,这部分到底是不是独立的也有商业前途?现在不好说,因为国外现在有现成的例子,独立服务做的很好一样是很好的模式。但是从目前看,单说国内的话我同意谢文说的独立的Blog服务确实很难看好。

孙鱼:整个Web2.0应用中,除了Blog还有RSS、SNS、WIKI等,您觉得它们将来的盈利模式怎么样?

洪波:各自有各自的盈利模式。Web2.0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就是观念的层次。Web2.0之所以标签乱贴就是因为观念的问题,您的观念就是Web1.0的思维,再怎么贴上Web2.0的思维也不是,Web2.0是以用户为中心,不是像过去一样追求排名这些东西。我觉得只要是追求这些事的,基本不太可能是一家Web2.0的公司;

第二个是技术层面,Web2.0实际上尽管说不是很新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可以降低用户使用互联网的门槛,给互联网带来更丰富的表现力。比如RSS是其中一个,阿甲克斯是不用刷新页面的技术。这些不算什么很新的技术,97、98年就前后出现了,但是以前因为没有面向用户大规模的应用,以前更多的是给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用,现在个人要用互联网的时候这些技术重新焕发了青春。以前比如做一个发布系统,给门户网站用,编辑接受一段时间培训之后知道怎么使用了,做的再不友好没有关系只要发布效率高就可以了。但是Web2.0是要做的技术上很容易上手,Web2.0一定要降低技术门槛。

还有一个层面是应用层面,包括我们看到的应用比如说Blog服务是一个应用,SNS社交网络也是应用,包括数码照片的分享都是具体的应用。应用层面是关注用户实际需求的,只要关注用户的需求了就可以开发一个以前也有,但是开发思路不一样的。比如相册很多网站都有,但是相册一直没有成为一个主流的应用,但是Fliker可以上传你的照片,可以给别人分享可以某个话题建成群组讨论,可以把照片加上标签,方便别人把某一类照片集中。这些功能在Web2.0观念指导下出现了新的趋势,让传统的照片相册服务一下子有了新的活力。第四,就是模式这个层面。投资Web2.0的那些公司或者媒体都比较关注Web2.0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我觉得任何一个应用在它出现的早期把商业模式定的太死,可能会限制它的增长。其实我们可以看到雅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就是免费服务,没有什么明确的商业模式。后来成了门户,有了广告的收入只不过说后来产生的,它当时上市的时候看不到有什么商业模式。Google早期就是给别的门户网站提供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比如雅虎当时用了Google的服务。通过给他们提供搜索引擎的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来门户自己做搜索了,实际上这条路已经死了。而且Google的商业模式也不清晰,直到后来出现了搜索关键字广告。基于关键字就会出现相对应的广告,就是说不能一上来就有商业模式,它一时免费的给大家用,大家觉得好用继续用,用的人越来越多这奠定了最早的商业模式的基础。

国内比较明显的是腾讯,腾讯早期几乎是要经营不下去因为它没有商业模式,大家免费在网上用特的工具聊天,能有什么商业模式?但是现在会发现中国的网民人人是腾讯的用户了,因为发现腾讯的影响力太大了。他想做门户就想做门户,想做游戏就做游戏,他现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大家就觉得太可怕了。那么你说早期的时候给免费大家用是不是一种商业模式?我觉得就是,这种模式不见得带来什么回报但是给以后的其他业务打好了非常好的基础。我觉得这个平台门户来说,新浪影响力最大,但是网民影响力来说腾讯最大。

商业模式不是一开始就很清晰的建立,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如果能够对一些用户有很大的影响力的话,这个商业模式就一定能建立起来。首先要有大的用户群,而且能对这些用户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1 2 3 下一页>>

孙鱼:从您提到的应用层面说开去,现在很多的Web2.0创业者已经在探路了。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人想拿到VC的钱。您怎么看创业的热潮和VC投资的热潮?

洪波:我觉得互联网给普通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你不需要拥有很多资源。在传统社会中你可能需要有很多资源才能做这个事情,但是互联网给没有多少资源的人提供了很好的创业机会。但是一旦行业热了之后多人都会进来寻找机会,风险投资也会在新的一轮创业热潮中寻找他们的机会,我觉得这些都很正常。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抓住机会的永远都是少数,不可能说每个人都可以在泥沙俱下的情况下能找到机会。不是说你有一腔热情就真的能做成什么事,互联网尽管门槛降低了,但是在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很多方面可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像摆个烟摊随便就可以做了,在互联网上创业不是摆个烟摊那么简单,它要求的综合素质高一些。

另外VC也不会真的乱投,VC经过几年前网络泡沫的破灭以后他们都谨慎了很多,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比较热,但是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包括文化上的制约、政策上的限制都比其他市场多。尤其是过外过来的VC其实他们还是非常谨慎的,他们不会随变的给你钱的。

网友:周鸿袆称将有30亿美元的资金投向了国内,看好国内的Web2.0网站,您觉得会不会是又一次泡沫崩溃的高潮?

洪波:我还没有看到有大量的钱真正的投进来,这只是一种说法,是不是真的我也不好说。另外周鸿袆说基本要钱的都能得到钱,我觉得这是可能的事。真正在这个市场上能够做起来的,做起来的永远还是少数。因为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很多大量的是模仿,真正的创新不足。我一直比较赞赏的就是我刚才说的“豆瓣”,它很好的理解了Web2.0能够提供给它的机会,它利用Web2.0的观念和技术的储备进行了模式的创新。这种创新对于中国互联网来说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我觉得VC也会喜欢有这样创新的创业公司。而不是说随便抄一个东西过来,或者别人做一个网站我也马上做,就能拿到钱我觉得这个过去不可能,现在不可能,将来也不可能。

孙鱼:有没有现在就看死的Web2.0网站?

洪波:我也不好说一定看死,但是我觉得大量的模仿是不好的。不举例子了,我觉得创业者的热情还是值得鼓励的,他们的创业成本很低,没有多少投入,这样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如果真的拿到钱发展一定程度了,再失败了,这个损失更大了。对于年轻的创业者,很多还是在校大学生,失败一次两次没有什么可怕的,关键是在失败中吸取教训。简单的抄什么东西永远都是很省事,但是指望抄能抄成功的,偷懒的做法也不太容易真正做成功。

孙鱼:您觉得您将来会不会自己选择Web2.0中的某一方向去创业?

洪波:不会。其实我也确实有很多机会可以选择,但是我一直认为首先我不是一个有创业能力的人,也不是喜欢迎接挑战的人。我其实更擅长的是观察一些东西,把这些东西表达出来跟用户沟通。能够给我提供最好的平台的,我觉得目前只有Donews。我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这些事又是我个人非常感兴趣的。离开这个平台如果是创业,或者前一段时间谣传的我去Google,我觉得Google不可能给我提供这样的平台,我去Google就成了PR了,所以那种传言完全是没脑子。我现在在一个中立的平台上想说什么说什么,目前来说只有Donews能够提供这样的平台。

网友:Donews被猫扑收购以后斗牛士们如何保持独立的写作?

洪波:它只是把市场和销售接过去了,也提供了更好的资源让我们发挥,目前来说我看到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比如以前我们的服务器带宽都有一些问题,都是从别人那儿赞助过来的,服务器是自己买的,买很好的服务器也不太可能。但是现在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了,我们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这个平台已经摆到我们面前了,基本上不会影响我们做什么东西。

孙鱼:被猫扑收购以后,Donews会不会有一些限制?

孙鱼:千橡那边对我们没有什么直接的要求,就希望我们能把Donews做好,把Donews做好对千橡来说就是最好的保值升值。

孙鱼:Donews也是博客为核心的Web2.0网站,您觉得它将来会如何发展?

洪波:我们也不是完全不考虑,但是实际卖广告、做推广不是我们在做,我们只是负责产品、服务以及做一些内容。我们Donews的这些运营者只是负责这些事情,由千橡那边承揽我们“都不喜欢做的事”。当然刘韧可能不能不做,我是真不想做。Donews说起来从2000年4月份成立到现在这6年的时间,它是国内很早就开始具备Web2.0观念的网站,最早它就把发布权给每个用户。每个人可以在自己的专栏上随意的发表自己的文章,这就是Blog简单的雏形了。至少在观念上是非常Web2.0了。到现在Donews也成为一个对于IT行业比较有影响力的平台了,我们还是坚持用户在我们这儿是中心,我们是提供服务的。不是像新浪这样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个媒体看待,我们更多的还是服务商。我们希望用户用我们的服务用着舒服我们提供给他们在别的方享受不到的服务。

网友:您对盛总的Blog广告怎么看?

洪波:他花10万买了一个大的广告可能他觉得值得,但是我对这样的事兴趣不大。

网友:博客让木子美、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火了,您怎么看这些博客?

洪波:Blog给每个人发挥的权利,在上面写什么、说什么,只有一个底线就是法律,法律许可你说什么别人不会干预。但是这里有一个道德的因素,如果你在Blog上侵犯别人的隐私如果严重了就是违法了。如果没有多么严重但是总是不道德的,我觉得每一个人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很多事情,既然它是面向最普通网民的应用,大家怎么使用是很正常的。我一点不反对木子美、芙蓉姐姐以那样的方式使用这种服务。当然我也不反对拿它去做一些别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怎么使用,怎么进行自我约束完全是个人的事。

孙鱼:新浪现在有做名人博客,名人博客的更新有的是通过编辑,或是请人带写,您认为这是不是已经违背了博客的本意?

洪波:我觉得谈不上违背。如果读者认可你经纪人替你写也没什么,如果读者不认可,发现是经纪人写的,那我可以不看了,这是市场的选择,用户的选择,相信用户就行。

网友:几天前参加一个会议,几个VC老大都非常看好社区,为什么呢?社区网站是比较老的模式,但是重新来谈是不是有一点老调重谈?另外门户专业网站社区如何发展?向于Discuz!联盟是不是一种好的手段或方式?

洪波:我觉得VC投资他永远都是追求回报的,而且互联网发展很快、变化很大的这种行业投资确实要控制它的风险。VC一般来说不会投资一个非常成熟的模式,对于互联网来说门户模式已经成熟了,基于SP短信的模式也已经基本成熟或者已经过去了。VC它会寻找新的机会,这种机会不管以前有没有有过,以前有过可能不是当时最重要的机会,或者以前没有过这种新的机会。这种机会肯定是以前的模式没有办法涵盖的,它希望投资这样的东西增长潜力才会比较大。所以我觉得从去年开始社区被看好,并且很多社区或者基于社区的服务获得了大量的风险投资,我觉得很明显的是VC希望借助社区的模式来探索一个新的商业机会。

至于说到社区本身,社区的商业模式也还是需要探讨,但是它跟以前的门户模式不一样,门户模式以内容为中心,内容提供出去了让用户读,你可以在内容上投放广告。社区模式是以用户为中心,以前的门户网站也会发布注册用户,但是注册用户到底怎么用他不知道。现在社区网站可能注册用户对他来说意义更大一些,比如一个国外的FACEBOOK,这个社区去年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达到了突破点,现在大概有7、8千万用户,这种增长速度很惊人。而且据说它前些日子拒绝了一笔高达几亿美元的收购,它不想卖。已经有了8千万用户了,这对价值可能怎么评估都不过分。FACEBOOK它觉得它现在的价值是几十亿美元以上,这种社区控制大量用户的时候,而且用户在那儿能够自我服务,自我产生内容,这种社区实际上它已经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实体了。

我觉得其实国外的社区忽然的增长反过来也影响了VC对中国社区的看好,因为中国人多,可能单个用户产生的价值不会太高,但是人太多了。中国现在是世界网民数量第二大的国家,对于VC来说可能更关注能够拥有多少用户,多少忠实用户?所以我觉得VC下半年火了,一方面有国外社区网站成功的带动,另一方面也有VC对中国互联网庞大用户群体价值的看好。

Discuz!联盟原来的模式是你安装多少给我多少钱,种模式永远不会太大。它去年拿到了投资,把它的程序开源了,它是提供很多服务成为你默认的配置,这是非常大的联盟性的公司,如果真的有70%多的市场份额的话,实际上对中国的BBS已经具有了非常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了。他们追求的是社区的影响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孙鱼:再看社区网站包括大旗,还有奇虎,他们把BBS论坛里的贴子做一个聚合,您觉得这种模式将来盈利前景怎么样?

洪波:聚合模式有它的价值,尤其是社区内容的聚合,我一直觉得这种价值有多大是有疑问的?奇虎是基于搜索的聚合,我觉得这种聚合跟搜索本身是冲突的。好像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不如独立的搜索引擎一样,如果给大家的印象是一个门户网站的话,那么搜索可能就会被忽视。像奇虎这样的,很多时候是每天看一看根本不用动键盘,只需要动鼠标。我看到有一个人说Web2.0的特点就是你要放下鼠标用键盘。比如以前的互联网是只读的,现在的互联网是可读可写的,必须用键盘,用键盘才能输入东西。对于比如奇虎这样的网站,如果用户不愿意用键盘的时候,它最核心的价值可能就没有办法体现了。用户就是点点鼠标就够了,我觉得就会影响到它的核心价值。而且门户内容聚集的模式会给用户越来越加深就点点鼠标就够了这样的印象。

孙鱼:那也就是说将来会是比较危险的?

洪波:他们都是聪明人可能有他们的考虑,但是我觉得这种模式是有问题的。

网友:QQ和盛大是中国原创的两种模式,这两个企业很成功,但是当时VC并不看好,VC看好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当时其实是抄袭国外模式的公司。您怎么看?

洪波:QQ也是抄袭国外模式过来的,不能说QQ不是,QQ最早就是抄ICQ。所以不见得抄就一定不好或者怎么样,但是一定要在这里有创新。腾讯后来还是有创新的,大家觉得QQ在适应年轻人需要的功能上比ICQ好得多,说明它还是有创新的。

网友:问一个个人问题,你觉得你这个总编的价值跟各大IT网站总编的区别大吗?

洪波:很大,总编主要是管编辑的,我其实不是,我是发现用户的内容,更多的是协调人的角色,是用户跟网站之间关系的协调这跟各大媒体网站我觉得是不一样的。

网友:您觉得Donews成就了您,名气是有了,但挣到钱了吗?

洪波: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挣很多钱的,我是对物质上需求不是特别高的一个人。

网友:Donews里谁喜欢玩儿盛大的游戏呢?为什么跟唐骏关系这么好?

洪波:很多地方都有,中国玩盛大游戏的网民相对来说比较多,有庞大的用户群这些用户在Donews里面有是很正常的。

孙鱼:我们回到Web2.0盈利的话题,您觉得Web2.0网站什么时候能够赚到大钱?

洪波:我认为社区这种模式是需要有一个积累的,Donews也是经过6年的积累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影响力或者规模。社区是需要积累的。短时间内如果是做社区的话,可能会够吸引一些眼球炒一些流量,但是真正社区最基础的东西,用户和用户的关系我觉得不太容易马上建立起来。从社区的角度来说,可能需要三年或者更久的时间,但是我觉得Web2.0不见得需要那么久,谢文认为单独的Web2.0模式是不太成功的,我认为也不完全是这样。其实我觉得Fliker模式就很好,它有上亿张的照片,我们说百度有几亿个网页,光一个Fliker的照片就有上亿张,我觉得它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孙鱼:您觉得国内拷贝一个Fliker的话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前景?

洪波:也有人拷贝,但是只能拷贝点皮毛或者样子,它提供给用户很方便的自我管理和分享的功能,我觉得需要对这个网站上理解层次更深才能达到。现在很多拷贝国外模式的网站他们对于网站本身模式的理解还是太肤浅了。实际上用户的体验会一下子感觉不一样,同样一个服务,你拷贝了这个网站的服务,按说用户使用的时候感觉会一样,但是用户转用你的网站的时候会马上感觉不一样了,用户感觉不一样就是你对服务理解的偏差。

孙鱼:是不是所有的Web2.0网站都需要三年才能挣大钱?

洪波:我不这么认为。我刚才说了如果是做社区的话可能需要时间的积累,如果不是的话也不见得真的需要那么长时间。但是我觉得有一点现在Web2.0的创业公司他们要保持一个很“苗条的身才,很低的运营成本”才能让自己扛的久,扛得久很多机会才能发现。如果早早把体力耗光了以后出现机会也不属于你。这是很多创业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孙鱼:刚才有一位网友都问您这个问题,他是一个工程师想做Web2.0的创业您刚才已经给他了一些忠告。

洪波:因为互联网现在提供了很多方便的工具让你在网络上创业,创业的门槛、成本更低了,另外互联网服务器托管的费用比前些年有了大幅度下降,将来这些成本越来越低。把原来创业者最大的一块成本抹掉了,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创业了。但是我觉得运营过程中不要急剧的盲目扩张,要有条理,另外不要让成本上升的太快。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的模式,相信VC也看好的话你要慢慢做给他看,不要太心急。

孙鱼:您现在有没有具体看好哪一家公司?

洪波:我一直比较看好“豆瓣”,去年8月份杨勃来北京我跟他聊过。关于豆瓣我觉得他的想法非常到位,他不是一个蛮干的人,他有很完整的想法,所以我比较看好他的发展。另外国内我觉得现在每天很多人让我看看他们的网站给点意见什么的,说实在的看不过来,国内新出现的网站太多了。另外很多东西可能也不是我感兴趣的,比如说有的人去做SP或者是音乐分享,这些可能不是我感兴趣的。但是我觉得最好还是让用户满意,用户口碑的力量其实还是很大的。杨勃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的时候说过豆瓣的传播是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一些用户开始注意到他,因为他开始是没有任何资源传播、宣传,他就是利用口碑,有用户开始注意到他,他认为第一个传播的点是有人在Blog上提到了豆瓣和土豆这两个网站,通过这个传播有了一个小的引爆点,这大概是在去年4、5月份左右。那个时候他开始被稍微多一点的人知道了,最早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网站已经做好了。去年8月份他到了北京我们聊了以后我又写了豆瓣,这让更多的Blogger知道了这家网站,而且他的很多服务也是Blogger需要的。第三个点就是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关注他了,就是这样慢慢被很多用户了解了。我觉得这种方式成本真的非常非常低。

孙鱼:也就是在非常“瘦身”的情况下开始发展。

洪波:很长时间就是杨勃自己,在上海一直是在星巴克里面上网,在北京做开发的时候也是这样,他一直就是一个人,推广也基本不需要花钱他在成本的控制非常好,他把多精力是用在用户体验和使用体验的设计上。每当用户使用了说好,这个传播效果一个是可控的,而且第三个阶段传统媒体传播豆瓣以后会发现很人多线下开始谈论豆瓣了。

孙鱼:和讯呢?

洪波:和讯总体上我现在看的不是特别清楚它到底做什么?一方面它是做Web2.0的社区,提供各种各样比较时髦的Web2.0的应用,另一方面要搞Web2.0的联盟等等。说实在我看不太清楚目的到底在哪儿,可能是现在急于寻找一个商业模式吧。

孙鱼:从Web2.0这么多大大小小的网站来看,将来大浪淘沙会存活几家?

洪波:能够坚持下来的网站终归是少数,能够做的成功的网站更少。但是我觉得Web2.0跟过去门户圈地的模式不太一样,门户圈地每一家都是大而全。新浪、搜狐、网易大概在2000年的时候他们的服务没有太大的区别,每一家都是考虑做大而全。Web2.0网站更多的关注每一个细节细分的领域,这样存活的可能性会更多。它不需要大而全,不需要做的像2000年的新浪那么大,或者说现在的网易那么成功,它不需要这样。它更多的就是把个人的追求和用户的需求结合的比较好就会有很多服务。不同的服务组成这样给小的网站提供了机会,将来这样网站存活的数量可能要超过2000年那次泡沫波灭的数。

孙鱼:您预计多少家?

洪波:这个不好预测。

孙鱼:假如把Google定义成一个技术的公司您认同吗?

洪波:不完全认同。我认为它是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广告公司

孙鱼:那您觉得Web2.0网站公司中,技术是不是他的一个门槛特?技术好坏会不会制约Web2.0网站的发展?

洪波:有些竞争力是在技术上,有的是在模式上,还有的是用户体验、用户服务上,不一样。Web2.0让互联网变得更加百花齐放,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核心优势,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技术,压根技术很一般,非要拿技术当你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不可能的事。

孙鱼:说回博客,假设您的博客内容在不经过您允许的情况下,被其他的网站或者个人转载了,您会不会像秦涛一样打官司?

洪波:不会。这个主要原因不是我对侵权毫不在乎,主要还是维权成本太高。您能得到维权之后的补偿太低,所以我觉得可能大部分人选择不去打官司。或者有人打官司也没有多少指望获得多少维权的回报。

孙鱼:您怎么看秦涛诉讼搜狐侵权案?

洪波:我觉得任何人都有权依据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Blog不是世外桃源依然要受法律的约束,互联网和现实社会是一样的。我之所以不看好Blog自律同盟这种东西,我觉得这个是这种同盟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我认为秦涛的维权行为是一件好事,总会有用户意识到他的权利受到侵犯要去维护,这也是对侵权人的一个提醒。但是主观上来说我不会做这样的事,因为成本太高了,我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做一件没有回报的事我不会去做,但是有人做总比没人做好,我还是支持他的。

孙鱼:最近有一些新闻拿您申请了.CN域名说事,是不是有了.COM .CN了你的博客就受到保护了?

洪波:不可能,我在我的Blog上也说了,这种炒作没有意义,因为首先在CN域名政策环境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之前就去吹博客2.0和Blog自己作主,我觉得有点误导。一旦违反相关规定了,你的域名被收回了,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我觉得这种误导没有意义。

孙鱼:现在个人博客来说他有什么样的权利呢?这样看来是非常的弱势群体了?首先版权不能保护,其次如果打官司有高昂的费用,另外也不能通过.CN独立域名保护?

洪波:Blog本身就是草根。互联网给博客提供了发表的平台,有的人不是特别在乎他的内容是不是还享有其他的权利,比如他发布内容的版权问题大部分用户可能没有考虑。大部分用户就是每天记一记我想说的事、想说的话,每天通过这种方式有一个知识的积累,或者通过这种方式跟别人有一个沟通已经达到目的了。所以从被侵这方面说他弱势也不见得。整体上草根的力量还是很强的,当这些草根的声音聚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一种非常宏大的声音。

网友:您每天写这么多的心思,会不会考虑做咨询公司的顾问等等?

洪波:这个没有考虑过。

孙鱼:或者为一些小的Web2.0厂商出谋划策?

洪波:不会的,如果真的这样做,一个是我不会有兴趣了,再一个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

网友:您写Blog的时候需要浏览大量的英文国外网站吗?

洪波:我写Blog灵感的来源往往是受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个阶段对某一件事情的思考。我读某一句话的时候一下子想到了某些问题,可能有了想写一篇东西的想法。

网友:老徐出书了,您什么时候打算把自己的博客出书?

洪波:有人想帮我弄一个这样的书,我自己弄的话我肯定不会去做,整理初稿太麻烦了。

孙鱼:那我们就期待其他人帮您出书吧,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洪波老师作客赛迪网,也谢谢网友参与!

洪波:谢谢大家!(n102)

<<上一页 1 2 3

 回复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