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122009
 

      马化腾在创办和经营腾讯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追问自己三个问题,而这“三问”准确地揭示了马化腾的经营哲学理念。

      一问:这个新的领域你是不是擅长?马化腾凭着对网络市场一种朦胧却又相当有预见性的理解,用近乎偏执的兴趣和近乎狂热的工作热情搭起腾讯的架子,牢固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理念,极端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当然能高出对手一筹。

      二问: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吗?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迷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

      三问:如果做了,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QQ最早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副产品存在的,马化腾们对QQ所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他对自己究竟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把握。

      当时腾讯所采取的策略是“三管齐下”:一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网络寻呼系统带来的大量利润;一方面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改进QQ功能和开发新版本上;一方面寻找风险投资的支持。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

9月 092008
 

来源:Zend Studio

这是一封在腾讯内部员工中传阅的邮件,出自一个在腾讯公司工作了6年的前高管之手,其中较为深刻的提及腾讯公司在创业初期的困难重重和一些成长内幕,马化腾的精神和大家创业的激情着实让我感到有些吃惊——付出一定有回报。
以下是邮件的全部内容:

各位兄弟:

我在腾讯整整工作了6年。如果我能活到60岁的话,就有1/10的生命是投入到一个“初创公司到上市公司”的过程里的。这不是随便说说,6年的时间,意味着我知道很多你们不知道的事情:

1、 腾讯98年10月成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和销售“BP机寻呼系统”,后来发现市场饱和(早干吗来着),于是转到互联网寻呼系统(TIPS)。这套系统 一直卖到99年的夏天,只赔不赚。出于兴趣爱好,99年2月马化腾顶着其他股东的压力,执意开发OICQ,当时的原话是“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员”。与此同时 TIPS还在卖着,号称给公司带来营收,实际收不回钱来。我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初创公司走弯路是有先例的,有它的必然性。

2、随着OICQ用户不断增加,公司的经费却逐日减少。到99年11月,公司帐上只有1万多元。从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运营一年后,腾讯开始正式融资。之前也接触过一些VC,甚至想过卖公司、卖OICQ。经过长达7个月的努力,终于在2000年4月份融资到位。

3、 融资的唯一理由就是“用户”。当时OICQ用户已经是百万级了,没有任何收入。VC问马化腾,你觉得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马说,“以色列的ICQ卖了几千 万美元,它有多少多少用户。我现在有多少多少用户,所以我就值这么多钱”。IDG林栋梁几年后亲口告诉我,他就是因为这句话投资Tencent的。 Continue reading »

2月 282008
 

2008-02-28 cnBeta 视点·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 年春节前的某天凌晨四点,腾讯即将发布新的QQ版本,负责的技术主管还在加班.此时,他收到了他的老板、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的一大堆问题,从产品界面、用户体验至一些技术细节.马化腾问这位技术主管:进行用户调查,了解新版即时通讯的这些问题是不是真需要改进.一周后,这位技术主管坐到了马化腾的面前, 他告诉马化腾,部分问题可修改,部分问题则不需要修改,因为通过调查,产品原来的设计正是用户需要的.“他们总是与我讨价还价,最终我们会相互妥协”.2月20日,马化腾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笑道.

在腾讯,马化腾除了负责公司战略,还保留一个职务——“首席体验官”,其职责是试用腾讯所有的产品或服务,然后提出问题.但这些问题不一定按马化腾的意见修改,而是腾讯的用户说了算.此外,他还负责试用公司的产品.

“刚试用时我很激动,但这激动来得快也去得快,因为我很快发现维护这些关系变成了工作,占据了我的所有时间.它会同时提供十个聚会机会,用户自己却不知道该去哪一个.最后,它让我有些厌烦了.”这是马化腾最近试用Facebook的感受.

马化腾并没有就此否定互联网社区,他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产品化阶段和平台化阶段,现在正进入第三个联合会——社区化阶段.不过他自称现在已经变得理性了,认为 Facebook还不完美,因此没有鲍尔默式的激动.在微软收购Facebook时,这位微软CEO说:Googel已经过时了,Facebook才代表未来.

一站式互联网

2007年全年,腾讯营收约40亿港元,是中国营收最高的互联网公司,马化腾的下一步是“一站式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打造腾讯“在线生活社区”.在马化腾的构想中,未来腾讯上的服务会像水和电一样服务于每一个网民,便宜迅捷,无所不在.

马化腾正在试用的那些产品,就是未来社会的水和电. Continue reading »

8月 262007
 

新闻来源:网易科技 2007-08-26

马化腾的胃口足够大:“无线(增值)有100多亿元的盘子,我们必须进去;网游有7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广告有3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腾讯不能放弃的还有搜索、电子商务.” 如果4年前问起腾讯是什么?你可能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聊天工具QQ——IM(即时通讯)的代名词;如果1年前问起腾讯是什么?你可能会加上网络游戏、门户网站;如果3个月前问起腾讯是什么?你可能就一脸茫然.

腾讯公司执行副总裁吴宵光对于腾讯的商业模式设想很简单:把传统生活搬上网络,打造在线生活.

号称坐拥5.5亿注册用户名,活跃用户名2.2亿,同时最高在线 2000万.TOM在线CEO王蕾蕾不无羡慕地说:插根扁担也能开花.

开出什么样的花?马化腾用它仿造一个金砖单词:ICEC,I代表Information (信息),C 代表 Communication (通讯),E 代表 Entertainment (娱乐),C 代表Commerce(商务).“多元化的目的是提供在线生活,在线生活的背后则是社区,上述所有服务都将通过社区串起来.” Continue reading »

4月 112007
 

《世界经理人》:马化腾-从技术小角色到.COM公敌
作者:李乐天 2007-4-11

      淘宝网新推出不到一个月的收费服务“招财进宝”的夭折,引发了马云和马化腾的一番口水大战.

  “这一年半以来,我们承受了无数的压力和明枪暗箭”,也许是感慨万千,马云直接将矛头对准了马化腾.“我自己认为挖人很累,互联网同行竞争应该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光靠挖人很难做到创新.而现在腾讯拍拍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创新,所有的东西都是抄来的.”

  “马化腾是业内有名的抄袭大王,而且他是明目张胆地、公开地抄……”王志东也发出了同样的“指责”.

     如果不是因为这两位IT界重量级“大佬”的一番“指责”,恐怕很少有人会关心腾讯的业绩,然而2006年第一季,腾讯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达到5430万美元,同比增长193%,与网络游戏老大网易的收入5620万美元几乎相同.但腾讯的总收入则高达8030万美元,同比增长115%,远远甩开了网易,居中国互联网之冠.

  不可否认,在腾讯的发展历程中,确实有着太多的模仿痕迹,从早期的OICQ到最新的拍拍网,无一不散发出些许“抄袭”的味道,但当我们在梳理马化腾的成功基因时,却发现腾讯的成功不仅仅是“抄袭”那么简单. Continue reading »